你的位置:mgm娱乐平台注册彩金 > 新闻动态 > 从状元到首辅,他只用了四年,临死后悔没为君主尽力

新闻动态

从状元到首辅,他只用了四年,临死后悔没为君主尽力

2025-04-15 06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明末清初是风云际会的时候,很多有才华的人都在此时展现出来,也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。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也是如此,他由一介布衣通过科考成为状元,又在特殊的年代扶摇直上,当上大明首辅。可惜明朝气数已尽,加上他也没有回天的才能,便成为旧王朝的殉葬者。

他叫做魏藻德,是顺天府人。崇祯十三年,大明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,崇祯帝想要寻找人才,特地在这一年破格取士。这一年的科考与普通年份的有些不同,叫做赐特用出身榜。尽管当时人对此榜有些不屑一顾,但因为是皇帝亲自下令特别举办的,实际上非常重要。

这一榜中,最后召集了四十八人在文华殿进行殿试。崇祯亲自出题:现在国家内外交困,用什么办法能报仇雪耻?(今日内外交讧,何以报仇雪耻?)

这个题目非常切合实际,在四十八人之中,只有魏藻德以“知耻”破题,将崇祯的问题解释得通通透透。皇帝非常满意,认为收获了当世之天才,当下将魏藻德点为状元。此时的他,才三十五岁。

展开剩余77%

正因为这一榜的特殊地位,魏藻德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。他本人也非常善于察言观色,既能揣摩崇祯的谋略,又能说中崇祯的心思。因此,他蹿红得很快,当上了礼部右侍郎,东阁大学士。他入阁时,也是最年轻的阁员,才三十七岁。

在李自成由西向东一路进攻北京的时候,还在山西境内时,曾有一次围剿的机会。崇祯和群臣都打算让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去抵抗,唯有当时的首辅陈演反对。结果错失战机,李自成攻破宣城、大同后,北京已经门户大开。愤怒的崇祯骂陈演死有余辜,然后将其轰出大殿,由魏藻德接任首辅。

陈演能混上首辅,是因为贿赂崇祯身边侍卫,提前得知皇帝明天要问之事,这样才能对答如流。陈演被赶下台之后,继任者魏藻德也差不多,完全只会耍嘴皮子,毫无建设性意见。可怜的大明天子,却只能病急乱投医,将他当作救命的稻草。

当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对朝廷说,只要一百万两白银的军饷,就可以让吴三桂率领精兵南下,将李自成赶跑。大明国库已经干涸,完全掏不出区区一百万两。崇祯号召群臣捐款,可是身为朝廷首辅的魏藻德,受到崇祯的破格提拔,临到此时却哭穷。最后,魏藻德带头捐了500两银子,首辅如此,捐款效果能好到哪里去?这救命钱就没有凑齐。

李自成兵临城下,曾向崇祯提出议和的条件:只要裂土封王,就可以罢兵。这是大明立国之后未曾有过的事,崇祯想做,又不敢背负骂名。他想让魏藻德顶锅,希望他出来说一句话,自己可以借坡下驴。但是这位狡猾的首辅,跪在大殿之中却一言不发,完全没有平日里侃侃而谈的风度。

崇祯看他也不愿意背负骂名,还是能够理解,又问他能有什么对策。魏藻德仍然不吭声,崇祯急了:“你说出一个办法,我马上下旨招办。”魏藻德跪在地上,撅起屁股,就是不说话。

崇祯看到这个样子,气得将龙椅踢翻,骂着让魏藻德滚出去。早已一身冷汗的魏藻德如得赦令,飞一般逃离皇宫。三天之后,崇祯自缢身亡,北京陷落。

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,就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和首辅魏藻德作为文武大臣的代表,迎接了起义军进城。此时的魏藻德,不过三十九岁,还年轻得很,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、名气和资历,是一定能够在李闯王手下继续卖弄口舌功夫的。

但是李自成似乎对他并不感冒,见面第一句话就问:“你怎么不去殉国而死?”魏藻德厚颜无耻的奉承道:“我正要效力新朝廷,怎么敢去死呢?”(方求效用,那敢死?)

虽然这个首辅曾有大名鼎鼎的张居正、高拱、徐阶、夏言等人担任过,但末代首辅显然不够有分量。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将明朝重臣投入监牢,挨家挨户索取赎金,魏藻德也不例外。

农民军的军饷也很紧张,因此他们对官员索取的赎金都有规定,内阁大臣至少要十万两,魏藻德作为首辅,只能比这个价码更高。当崇祯要钱凑军费时,他捐了几百两而已,此时他却令家人上缴数万两。

刘宗敏根本不相信一个首辅,家里就只有这点银子,因此上酷刑拷打。魏藻德在牢房之中感慨,悔不该当初不为主尽心尽力。经过五天五夜的折磨,受刑不过的魏藻德脑裂而死。他的儿子因无法交钱,也被处死,他的女儿被送进军中,受尽侮辱也死了。这也许就是帝国末日的缩影吧。

参考资料:《明史》

发布于:天津市